標籤: MIS

公司該何時才是適合導入ERP/MIS/進銷存等資訊系統(軟體開發、企業管理)

一家公司對於導入進銷存、CRM、POS、ERP等資訊系統,何時才是最佳時間點呢?這也是我在IT ERPl領域多年,接觸各行業中小企業的企業主對我的通常疑問,但事實上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但我真的回頭深思有導入ERP資訊軟體的客戶群,通常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

也就是有幾個特征

  1. 企業經營多年
  2. 產品多元性/複雜性
  3. 員工人數逐漸成長
  4. 部門溝通繁瑣想簡化
  5. 產品庫存無法控管
  6. 企業第二代/第三代接棒
  7. 原先該行業具有獨特競爭位置但逐年發覺競爭對手增多

LINE_ALBUM_AI產生圖_240211_138

根據這些特征,事實上一個公司導入系統,比較合適的最佳時期應該在處於興盛期(快速發展階段)、或經過快速發展階段而陷入停滯成長期;而相對一個企業在創業初期或已經正式在陷入較長的衰退期,導入系統成效相對不大。

在興盛成熟期、或停滯成長期,一個公司的主要領導者,會自然打從心裡產生革新念頭,這也是許多第二代接棒想要透過導入ERP資訊系統,很大的誘因,而也因為想要企業變革再造,大大增進了可以成功導入ERP的關鍵因素與時間點。

 

有迫切想要改善管理效率的公司-一定要導入資訊系統 ERP

很多中心企業在初期的創業階段,是非常容易忽略內部的一些管理,包括執行製度的建立,運作規程建立,企業文化的發展等,這種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企業會圍繞一種理不清的混亂狀態,對於這類公司,進行導入ERP系統,目的就是為了利用ERP流程與數據整合管理的力量全面改善公司管理不善問題,可以好好利用ERP各模組軟體功能,來進行統籌規範管理。

有迫切需要完善資訊訊息管理的企業-不用懷疑請迅速導入 ERP

公司發展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內部統計數據滯後,跟不上市場的快速反映,重複統計工作煩瑣,數據出處不唯一與散落在各部門間,資訊傳達不及時與錯誤,甚至誤導公司的主要決策者,究其原因就是內部資訊訊息還沒有辦法共享。

而 導入ERP系統很大目的是先實現數據整合,再通過ERP系統產生經營所需數據,來和公司的管理理念互相督促,使得公司管理的可以完善和提高。

對於發展潛力,迫切往更高層次發展的企業-ERP協助您將成為行業領域佼佼者

公司的決策者很清楚,要永續經營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他們必須有追求遠大長久目標與胸懷,這種情況選擇導入ERP系統,它的見效是加快的,因為決策者已很容易意識到解決的焦點問題,包括經營銷售遇到的瓶頸、公司內部生產與物流配送問題,財務資金運作問題以及更深層的企業國際化問題等,因此需求定義時只要將這些問題細化即可,實施導入ERP系統過程也明確了企業願景與發展宏偉目標。

網智數位-開發團隊一直突破開發技術、累積各種產業知識,而且在窗簾、窗材、拉門、布料業的商業管理軟體投入有特別的領域知識、也在圖控軟體(圖控軟件)、機械手臂、Android APP 、iPhone APP、3D列印 開發一直突破再創新,我們也堅持相信好的軟體可以協助企業,不管在管理營運角度、商品創新、決策分析等都絕對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如果客戶您有任何軟體開發、程式開發委外需求,請聯繫我們讓我們協助您一起討論如何開發一個好的軟體來協助您。

網智數位-軟體開發(軟件開發)
針對各特殊產業都可以量身定做符合貴公司的需求,別人無法克服的就是我們的挑戰
業務合作、軟體委外開發
業務窗口:allen@netqna.com
聯繫電話:0920-883-870
公司電話:02-55991310
公司地址(業務營運處):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 25 號 5 樓
skype: netqna
line:netqna
微信:netqna
黃先生 Allen
my_qrcode_1519621481105

 

ERP 各種計劃階段的差異

      企業資源規劃(ERP)就是通過資訊科技技術等手段,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共享和協同,克服企業中的官僚制約,使得各業務流程無縫平滑地銜接,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業務的精確度,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 ERP系統是由計劃驅動的。它有5個層次:經營規劃、銷售與運營計劃(生產規劃)、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或採購作業計劃),如圖1所示。其中,經營規劃和生產規劃屬於宏觀層次,主生產計劃是宏觀向微觀過渡的層次,物料需求計劃是微觀計劃的開始,車間作業計劃(或採購作業計劃)則是​​進入執行或控制計劃的階段。通常把前3個層次稱為主控計劃,說明它們是製定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層次。

christina-wocintechchat-com-Q8IgAlmHAUA-unsplash

    一、經營規劃

    企業的計劃是從長遠的戰略規劃開始的,這個戰略規劃在ERP系統中稱為經營規劃。企業的經營規劃是計劃的最高層次,是企業總目標的具體體現。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根據市場調查和需求分析、國家有關政策、企業資源能力和歷史狀況、同行競爭對手的情況等有關信息,制定經營規劃。它包括在未來2~7年的時間內,本企業生產產品的品種及市場定位、預期的市場佔有率、產品的年銷售額、年利潤額、生產率、生產能力規劃、職工隊伍建設等。

    企業經營規劃的目標,通常以貨幣或金額表達。這是企業的總體目標,也是ERP系統其他各層計劃的依據。所有層次的計劃,歸根結底,只是對經營規劃的進一步具體化,而不允許偏離經營規劃。經營規劃的製定要考慮企業現有的資源情況以及未來可以獲得的資源情況,具有較大的預測成分。

    二、銷售與運營計劃

    銷售與運營計劃S&OP(Sales and Operation Panning)也叫生產規劃,是根據經營規劃的目標,確定企業的每一類產品在未來的1―3年內,每年每月生“多少及需要哪些資源。其作用是:

    1. 將經營規劃中用貨幣表達的目標轉換為用產品系列的產量來表達。

    2. 制定一個均衡的月生產率,以便均衡地利用資源,保持穩定生​​產。

    3. 控制拖欠量(對MTO)或庫存量(對MTS)。

    4. 作為編制主生產計劃(MPS)的依據。

    此外,銷售與運營計劃還要整合規劃過程。這是因為,銷售規劃並不一定和生產規劃完全一致。例如,有些產品的銷售規劃要反映季節性需求變化,而生產規劃則要考慮生產線的均衡生產。另外,在不同的生產銷售環境下,生產規劃的側重點也會不相同,例如,對現貨生產(MTS)類型的產品,生產規劃在確定月產率時,需要考慮已有的庫存量。如果要提高成品庫存資金周轉次數,年末庫存就要低於年初,那么生產規劃的月產量就必須低於銷售規劃的預測值,不足部分用消耗庫存量來彌補。

    三、主生產計劃

    主生產計劃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是以生產計劃大綱為依據,按時間段計劃企業應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數量和交貨期,並在生產需求與可用資源之間作出平衡。

    四、物料需求計劃

    物料需求計劃是根據主生產計劃對最終產品的需求數量和交貨期,推導出構成產品的零部件及材料的需求數量和需求日期,直至導出自製零部件的製造訂單下達日期和採購件的採購訂單發放日期,並進行需求資源和可用能力之間的進一步平衡。

    五、車間作業計劃與採購作業計劃

    車間作業計劃也叫車間作業控制PAC(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是企業計劃的最底層。其任務就是根據MRP生成的零部件生產計劃編制出工序排產計劃。對於採購件,則編制出物料採購計劃,但採購作業計劃不涉及企業本身的能力資源。

    總之,ERP任何一個計劃層次都應包括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也就是需求計劃和能力計劃。要進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並根據反饋的信息,運用模擬方法加以調整或修訂。上一層的計劃是下一層計劃的依據,下層計劃要符合上層計劃的要求。如果下層計劃偏離了企業的經營規劃,即使計劃執行得再好也將是沒有意義的。整個企業遵循一個統一的計劃,只是ERP系統最基本的要求。劃分ERP系統計劃層次的目的是為了體現計劃管理由宏觀到微觀、由戰略到戰術、由粗到細的深化過程。計劃和控制是ERP的目標手段。計劃是為達到一定的目標而製定的行動方案;控制是為保證計劃完成而採取的措施。

(其他參考文章)
MPS主生產計畫專文介紹(一)
MRPⅡ/ERP 能力需求計畫原理
庫存管理-概念與釐清
庫存管理探討-VMI
真正的庫存量形成探討
庫存管理的中樞控管法則(上)
庫存管理的中樞控管法則(下)
BOM表管理與設定﹣輔料是否需輸入BOM
何謂 進銷存、ERP、WMS?三者差異性【軟體開發、軟件開發、程式設計】
ERP 產品成本管理與計算
庫存量正確性衡量法則
粗能力需求計畫(RCCP) – 專文介紹
ERP 系統的淺談與優勢
庫存目標6大範疇

網智數位-軟體開發(軟件開發)
針對各特殊產業都可以量身定做符合貴公司的需求,別人無法克服的就是我們的挑戰
業務合作、軟體委外開發
業務窗口:allen@netqna.com
聯繫電話:0920-883-870
公司電話:02-55991310
skype: netqna
line:netqna
微信:netqna
黃先生 Allen

 

ERP 產品成本管理與計算

       目前很多企業多少都有導入ERP系統,但不管是用到什麼樣的ERP,SAP、Oracle、其他等,基本上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目前的應用還局限於企業的各部門組織資料的輸入,然後將這部分的數據加工應用,形成一些簡單的統計分析報表,也就是說,事實上這還算是處於基礎的ERP應用階段,竟然這樣,那麼企業到底應該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ERP的作用呢?這也是我想從這篇文章來講解,我主要從成本控制方面來加以闡述。

tyler-franta-iusJ25iYu1c-unsplash

      第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企業製造生產商品的成本構成因素,產品的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 + 人工成本 + 製造費用等部分組成,而其中製造業最主要的成本是材料成本(比例相對比較大),其次是人力成本,第三是製造費用成本,而要控制好各項成本,就是要了解其中各成本項目分別是多少,在沒有應用ERP的時候,通常成本會計計算成本方式很簡單,就是將本月生產的產品數量作為基數,計算出材料,人工及製造費用,按一定的規則,將所有成本分攤至本月所有產生的產品中,從總體成本來說計算是沒有什麼問題,但由於是平均分攤的方式,相對每種產品而言,所看到的成本就不一定真實了,而且如果發現成本有異常,也比很難去追著問題的來源,但是很難去做改善了。但是,企業在應用了ERP以後,管理的精度和側重點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ERP系統可以自動歸集材料成本,自動計算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的分攤,不再只是一個所謂的【平均值】,每個個產品甚至每一張訂單的成本都可以精確地計算出來,我們知道成本會計的工作重點不再是核算成本,而是對成本產生過程的監控進而追溯,也對可能產生的異常情況進行預測和預防警惕,並在成本計算完成後對成本異常的數據分析原因並解決,這樣一步步地降低成本,在所有第一步就是要利用ERP來計算各種成本,只有有了這些數據才能發現問題和設定改善目標。

        再來通常,計算完成本我們就會發現很多的異常情況,比如有些訂單產品的材料按標準投入,產出卻遠遠高於預計的產量,有些訂單產品有材料投入卻沒有產出,更或者有些訂單超產特別大,而有些訂單卻沒有生產數據,所有這些異常發生的原因在在車間管理不規範造成的,車間存在挪料或不按生產計劃領料,不按生產任務單入庫的情況。如果ERP上線的時候顧問有特別的說明提醒或者成本會計有經驗,在一開始就嚴格要求車間規範作業,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少發生,但很多企業做不到這一點。發現這些異常後,成本會計自然會去去,在追問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讓相關部門,尤其是製造部門更加熟悉了解規範化作業流程的重要性,同時也讓這些部門人員慢慢樹立起成本意識,養成節省成本的觀念和習慣。

       ERP能精確計算產品成本,成本產生的過程ERP是否就無能為力了呢?非常.ERP計算成本只是減少了人工計算的工作量和增加了計算的精確度,過程控制才是ERP能產生效益的最大通常,材料成本在製造行業的產品成本中佔了絕大部分,而ERP可用於控製材料成本但是非常有效的一個面,在材料領用的時候,ERP可以按產品BOM的標準用量控製材料的領用,不可以隨意超標;而對於因為報廢等原因造成的材料超耗,ERP按設定的特殊流程處理,在這個流程中,所設定的審查和知會人員跟正常另一方面,當車間材料的領用都很規範後,我們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檢查BOM數據的精度,因為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領料的數量和產出,及車間剩餘的庫存來檢驗BOM是偏大,偏小或者剛好。這樣一來,成本控制的源頭就更加精確。在此基礎上,再去分析各項材料是否還有壓縮的空間,配套相關的操作規程和工具,方法,進一步節省成本。我們有個客戶就做到了這一點,在該企業的車間領用材料中,有個材料就是我們常用的膠帶,通常很多企業認為它的成本低用也不是特別大,所以在管理上也不重視,但這家企業是這樣做的:在需要使用的工序上,劃出刻度,然後給相關的作業人員培訓,做什麼產品用多少厘米毫米、公分、臺尺)的長度,這樣做以後,一卷膠帶可以做多個產品基本上都可以計算出來,可見其管理的深度。當然,這些改善的結果最後還是會反饋到ERP系統中,讓ERP來控制。

網智數位-軟體開發(軟件開發)
針對各特殊產業都可以量身定做符合貴公司的需求,別人無法克服的就是我們的挑戰
業務合作、軟體委外開發
業務窗口:allen@netqna.com
聯繫電話:0920-883-870
skype: netqna
line:netqna
微信:netqna
黃先生 Allen

何謂 進銷存、ERP、WMS?三者差異性【軟體開發、軟件開發、程式設計】

       現在企業公司行號幾乎多少都會導入管理軟體(不論是是買現成的套裝軟體、請軟體顧問公司導入系統、企業內部自行研發)的手段來提升企業營運管理水平、降低作業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或企業市場競爭力,當然因為透過軟體提升的價值,已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

Unknown

    企業業務資料管理軟體,主要有以下三大分類:倉庫管理軟件(WMS)、進銷存管理系統、ERP(企業資源規劃),那麼到底它們有什麼區別和關聯性呢?在這裡我想根據個人從業經驗做個簡單的總結歸納:
  一、功能上的共性
      WMS、ERP、進銷存軟體都包含倉庫管理模塊,這是這三個軟件的最大共性。
      倉儲管理(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管理)又恰恰是多數企業內部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採購、生產、銷售都是以庫存管理為連接點,庫存也是生產企業的最重要的成本。這也是三大管理軟體讓人產生混淆的原因。

  二、功能上的區別
     1、ERP:
        (1)支持財務會計的精細化管理。通常起源於財務系統,所以對財務會計有精細化的支持,很多ERP中的財務模塊都經過了國家財務部門的認證。
        (2)產品結構管理(BOM)。 ERP參與銷售計劃、採購計劃、生產計劃的管理,BOM就成為物料需求計劃的基礎。
        (3)物料需求計劃(MRP)。由成品銷售計劃,生成原材料的採購計劃和半成品、成品的生產計劃。除了BOM的計算外,還涉及到採購在途、半成品庫存、成品庫存、   生產在途、外協在途等所謂“8大量”複雜參與計算。

       2、進銷存管理軟體:
         可以理解為減少了BOM和MRP功能的ERP。
         BOM和MRP是ERP的精髓,但是在國內多數企業中,物料需求因為企業內部、外部的諸多原因,不能“計算”出來(比如原材料的採購計劃,和供應商的供應週期很大關係,也涉及到企業對外部市場的分析,例如:加大緊俏物質的採購量等),所以BOM和MRP成為“看上去很美”的功能,在很多企業的ERP項目實施中,其實都沒有使用到這個功能,實際上只是一個進銷存系統而已。

       3、WMS:
       和進銷存管理系統(軟體)比較,專業的WMS有以下功能變化:
      (1)加入了更多的作業策略管理和精細化作業
具體的說,進銷存軟體是對企業的業務數據進行“事後記錄”,有貨品出入庫時,在進銷存軟件中進行登記和單據打印。而WMS需要在業務實際發生前做出操作指引,比如說上架建議、揀貨策略等等,根據軟體設定的規則做智能化的分析,形成倉管員的最優化的操作指引。軟件的操作記錄,也更能反應實際情況,比如進銷存軟件往往不能支持一種物料入庫時擺放到多個倉儲位的情形,只簡單給一個倉儲位(WMS是在物料入庫前,就自動分析出需要擺放多個倉儲位和具體的、最優化的推薦倉儲位)。

      (2)弱化了價格和財務管理功能
       專業的WMS往往應用在第三方物流企業,所以物料進倉時不必關注採購價格,而是關注倉租費等物流費用的計算,所以WMS弱化了價格和財務管理。當然wms也會應用到製造企業。因為價格和財務管理在很多製造企業中是獨立運作的,加上財務管理本身的規範性和財務軟件的標準化,所以很多中型的製造企業採用的是“倉庫管理軟體+財務管理軟體“的模式進行管理。

      (3)增加了“計費引擎”模塊
WMS增加了獨有的“計費引擎”模塊,為物流計費提供支持。物流行業的計費規則往往非常複雜,比如倉儲企業的倉租費用就包括:包倉、重量、托盤數、體積、物料屬性、入庫時間、期間天數等多個條件的排列組合,同時在加打折、分級價格等等因素,計費引擎的技術含量不亞於ERP的MRP計算。在製造企業中,計費引擎也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成本分析,計算倉庫的使用成本。

 

 

網智數位-軟體開發(軟件開發)
針對各特殊產業都可以量身定做符合貴公司的需求,別人無法克服的就是我們的挑戰
業務合作、軟體委外開發
業務窗口:allen@netqna.com
聯繫電話:0920-883-870
skype: netqna
line:netqna
微信:netqna
黃先生 Allen